新华网北京9月12日电(王蓓蓓 于琦)作为佐餐卤味行业头部企业,紫燕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紫燕食品”)2025年上半年业绩延续下滑态势,营收与净利润双降引发市场关注。
财报数据显示,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4.73亿元,同比下降11.46%;归母净利润1.05亿元,同比降幅达47.2%,扣非净利润降幅近50%,这一表现延续了2023年以来的下行趋势。
业绩持续下行 盈利空间收窄
紫燕食品的业绩颓势已持续三年。2023年公司营收同比下降1.46%,2024年降幅扩大至5.28%,2025年上半年进一步呈现双位数下滑。从季度表现看,尽管第二季度营收9.09亿元环比一季度改善61.3%,但同比仍下降6.16%;归母净利润8935.89万元同比降幅37.99%。
盈利端承压更为显著。公司毛利率从2024年同期的24.79%降至22.24%,净利率同步下滑至7.35%。紫燕食品在财报中明确指出,人工成本上升是导致毛利下降的重要原因,物流成本逆势上扬,进一步推高了整体成本压力。
费用方面,销售费用同比增长2.25%,财务费用因短期贷款利息增加、存款利息减少以及汇兑损失同比大幅增长395.39%。
产品结构单一 区域依赖突出
业务结构层面,鲜货类产品仍构成营收主力。2025年上半年,紫燕食品鲜货产品收入11.29亿元,占比77.96%,其中夫妻肺片4.03亿元,占营收比重27.82%,整禽类实现3.10亿元,占营收比重达到21.40%,是公司鲜货类的主要单品。
预包装及其他产品收入同比出现增长,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2.48亿元,占比17.09%,同比增长超过40%。包材及加盟费等非主营业务合计占比4.95%。尽管预包装产品收入出现增长,但规模仍不足主营业务的两成,对业绩支撑有限。
此外,紫燕食品区域布局失衡问题持续存在。财报显示,公司在华东地区实现营收9.99亿元,占比68.96%;华中、西南地区分别占比11.49%和9.84%。尽管公司推进“大学城+大厂食堂”年轻消费场景布局,茶卤系列在试点区域实现销量增长,但全国性市场突破尚未形成,区域集中度风险仍未缓解。
债务攀升叠加周转压力 海外扩张存疑
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紫燕食品资产负债率为49.31%,同比大幅上升11.98个百分点,短期偿债压力凸显;存货周转天数增至24.89天,同比增长 5.23%,经营活动现金流微增0.45%,资金周转效率下降。在此背景下,公司仍推进北美、澳大利亚市场布局并建设尼泊尔生产基地,但海外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效应。数据显示,紫燕食品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为648.73万元,短期投入与长期收益的平衡问题有待时间检验。
卤味行业当前正面临产品同质化、消费健康化转型及新兴渠道分流等结构性挑战。针对营收下滑成因、成本控制措施及战略规划等问题,新华网已向紫燕食品发送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在行业整体承压背景下,公司提出的“年轻化+全球化”战略能否扭转颓势,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