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6 日,河北蔚县果庄子植树基地的山风裹挟着初秋的微凉,而远处蔚县益海小学内,“益海嘉里蔚县植树造林 10 周年”研讨会现场却暖意涌动、人声鼎沸。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益海嘉里集团党委副书记、资深总监涂长明,与近 200 名常年坚守的植树志愿者齐聚一堂,共同回溯十年植绿征程的点点滴滴,共商未来护绿发展的宏伟蓝图。值得一提的是,志愿者名单中,羽毛球奥运冠军张宁、世界五星级女拳王蔡宗菊的名字赫然在列。
十年植绿攻坚:荒坡披绿装 生态焕新颜
“增绿就是增优势,植树就是植未来,未来蔚县将全力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的蔚县样板,为县域经济社会更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刘瑞格在致辞中如是说。他提到的这场持续十余年的义务植树行动,正是益海嘉里和蔚县结缘的起点。
蔚县县委书记刘瑞格致辞
地处张家口市南部的蔚县,曾因山坡、荒滩植被稀疏,饱受水土流失之困,生态环境脆弱。“蔚县植树的缘起,其实是酒桌上的一句玩笑 ——‘蔚县这么多荒地,要不要来试试植树?’‘好啊!’没想到这一干,就是10 年。”作为蔚县植树造林的发起者与领路人,涂长明每当回忆起当初的场景,语气总是带着几分云淡风轻。2013 年,他首次组织植树活动,参与者多为集团员工和义工。涂长明清楚地记得,一到植树现场,大家四散开来,忙于拍照,植树的事情忘到了脑后。更让他为难的是,大部分人不会使用铁锹,不会挖坑,更不懂得如何植树。费了很大的劲,终于把大家集合起来,对相关活动和注意事项一一讲解,大家才安静下来,意识到蔚县植树是动真格了。在植树回北京的大车上,有人抱怨太累,太艰苦,住的条件太差,那些抱着玩一玩,拍拍照的心态来植树的人,更是失望!
为了保证植树的质量和效果,每场植树涂长明都要亲自组织。他每场必精心策划,对植树队伍分组、编队,进行男女、老少、强弱搭配,保证实力相当、任务完成。随着多次活动中积累的经验日益丰富,活动筹划愈发周密有序,引发越来越多集团内外、各界热心人士的广泛关注,他们主动请缨,投身加入。
涂长明现场讲解植树要领
十余年间,益海嘉里集团员工、亲友、政府工作人员、学会协会代表、媒体人、行业伙伴等社会各界力量踊跃参与,累计 5000 余人次投身植树行动。益海嘉里蔚县义务植树基地也成为中国粮油学会、中国食品工业协会、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等多家在京单位的党员教育基地与爱国主义教育阵地,公益植树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刚开始大家都没什么经验,第一年树苗成活率还不到 30%;而且翠屏山的土壤格外坚硬,单是挖树坑就耗尽气力,全靠咬牙坚持。”全程参与十余年植树的志愿者张丽,在分享中回忆起初到蔚县翠屏山的场景,依旧历历在目。曾任果庄子学校校长的李林,10 年间工作岗位几经变动,但对植树事业的坚守从未动摇。“这 10 年,我亲眼见证益海嘉里金龙鱼和各界爱心人士为蔚县办的每一件实事。”他在分享时难掩动容,正是这份热心公益、倾力助学的赤诚,给予了他坚持参与的决心与动力。
经过 7 年的不懈耕耘,翠屏山下已是郁郁葱葱、生机盎然。2020年,益海嘉里金龙鱼又在果庄子开辟了第二块植树基地。针对果庄子风大雨少的实际情况,涂长明安排专业人士,对整个植树地块做了规划,给所有地块铺设了水管道,保证树苗的成活率。年复一年,公益植树十余年来从未间断。疫情期间出行不便,涂长明就只身前往,组织当地农民植树,牺牲了无数个节假日和休息时间。
10 年来,两大植树基地累计种下油松、杏树、沙棘等苗木 16 万余棵,成功让 5000 多亩荒坡披上“绿装”,构筑起坚实的生态屏障。经测算,这片生态林每年可吸收约 3680 吨二氧化碳当量,为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了坚实力量。研讨会现场播放的对比图中,10 年前裸露的黄土坡与如今郁郁葱葱的林海形成鲜明反差,涂长明显得格外骄傲:“大家看,这就是我们 10 年间共同创造的奇迹!”
翠屏山植树前后对比
面对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涂长明觉得,最大收获是观念意识的转变,把植树当作兴趣和公益来做。他认为,只有让大家真正转变观念,把植树当成自己的事,绿色行动才能行稳致远。基于这一理念,结合翠屏山的绿化经验,益海嘉里金龙鱼与蔚县政府创新推出“统一组织、划片承包、种植管理”的造林模式——参与者可承包专属地块,并获得政府颁发的林权证。这一举措让参与者对这片土地多了一份归属感与荣誉感。研讨会现场举行了第二批林权证颁发仪式,羽毛球奥运冠军张宁、世界五星级拳王蔡宗菊也在其中,开心地接过了这份特殊的“奖杯”。截至目前,已有 150 多位爱心人士获此绿色公益殊荣。
第二批林权证的颁发仪式(右三为蔡宗菊)
为推动植树事业永续发展,研讨会现场还正式成立“植树造林管理委员会”,并制订宣布《管理章程》,标志着益海嘉里金龙鱼的公益植树事业迈入规范化、长效化发展的新阶段。
多元赋能振兴:产业强根基 民生增福祉
在坚守植绿护绿的同时,十余年间,益海嘉里金龙鱼还积极投身蔚县产业帮扶、教育支持、抚孤助残等多个领域,探索出一条“产业帮扶+公益慈善”双轮驱动的乡村振兴特色路径。
研讨会上,涂长明在深情感谢所有植树志愿者后特别提到:“除此之外,我最想感谢的人,是益海嘉里金龙鱼的董事长郭孔丰。没有老板的支持,不可能有持续十多年的义务植树、和这些举集团之力的慈善公益和产业帮扶活动。”
蔚县凭借得天独厚的地理与气候条件,成为杂粮作物的优质产区,蔚县小米更是久负盛名。然而,受限于产量偏低、交通不便、销售渠道狭窄等瓶颈,当地小米产业始终难以形成规模,农户增收困难,部分家庭因贫困甚至导致孩子失学。最初几年,涂长明依靠个人影响力,组织同事、亲友帮助当地农民销售小米,改善农民收入;同时发起一对一助学行动,带领集团高管和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帮扶学生。 一对一助学项目和植树一样,坚持了10年。有30多个贫困家庭的乡村孩子获得资助,截止目前已经有12个孩子顺利完成学业,他们有的考入了大学,有的已走上工作岗位。
2017年3月,在涂长明的陪同下,郭孔丰走进蔚县考察,走访了果庄子完全小学与贫困家庭,并与当地政府座谈交流。此次考察后,他推动将原本自发的助学行动升级为系统的产业扶贫模式。2018 年,益海嘉里金龙鱼投资6000多万元在蔚县建成一座现代化万吨级小米杂粮加工厂,以此为起点,全面开启在蔚县的产业扶贫与公益慈善事业。
依托集团完善的市场渠道与强大的品牌优势,益海嘉里金龙鱼创新打造“订单种植、全链整合、品牌赋能、盈利反哺”的产业精准脱贫模式。截至2024年底,蔚县工厂已累计加工谷子2.9万吨、杂粮1.3万吨,实现利润1390多万元。前端通过订单种植实现溢价收购,直接带动农民增收;后端则将小米加工厂的全部利润反哺当地,专项用于乡村振兴事业,形成“产业兴农、利润惠农”的良性循环。
教育帮扶方面,2018年,益海嘉里金龙鱼与蔚县政府合作,捐资3600多万元建成蔚县益海小学,学校可容纳2000名学生,从设施配套到师资力量,均处于蔚县乃至张家口市的领先水平。2019年,郭孔丰通过金龙鱼基金会个人捐资600万元,在蔚县成立益海助学中心,为当地孤儿提供家庭式照料。目前,已有100名孩子先后入住助学中心,在这里享受到 “保护、养育、教育” 一体化的关怀,真切感受到“有爱、有家、有未来”的温暖。
蔚县益海助学中心
益海嘉里金龙鱼在蔚县的实践探索与模式创新,赢得了各级政府与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先后荣获原国务院扶贫办、民政部等部委授予的“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中华慈善奖”“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等多项重量级荣誉。
从荒漠到绿洲的生态蜕变,从单向扶贫到多元赋能的发展升级,益海嘉里金龙鱼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为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树立了鲜活典范。未来,这份“植绿又植富”的宝贵经验,必将带动更多社会力量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助力更多像蔚县这样的乡村,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中找到专属的振兴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