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才是泰国经济的心脏
工人在位于泰国罗勇府的长城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内工作
文/《环球》杂志记者 王腾
编辑/马琼
当外国游客在曼谷百丽宫挑选榴莲干时,很少有人会注意到一旁数码店里的移动硬盘也是名副其实的“泰国特产”。在西部数据泰国工厂的无尘车间里,一块块崭新的移动硬盘正从这里发往全球。作为世界最大的移动硬盘出口国之一,泰国的自动数据处理设备与载人机动车辆、集成电路共同构成了泰国对全球出口的前三大商品。
泰国是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国家,但实际上,泰国2024年旅游业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4.7%,而工业产值在GDP中的占比高达29.7%,泰国是东盟国家中的“工业强国”。因此泰国人会打趣说:“外界总把我们和沙滩画等号,但泰国的经济骨架是钢铁铸成的。”
除了数码产品,机动车及零部件制造产业堪称泰国工业皇冠上的另一颗明珠。曼谷国际车展的聚光灯下,泰国的经济引擎在轰鸣,一辆辆崭新的中国品牌新能源汽车占据了展台“C位”,其中一部分车型就出自200公里外的泰国工厂。
泰国曾有“亚洲底特律”之称,自20世纪90年代起,就确立了出口导向型汽车工业发展模式,先后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积极引进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在泰投资建厂或设立研发中心,并将产品出口至国外。
泰国工业联合会数据显示,2024年泰国汽车总产量146.9万辆,其中出口101.9万辆;新能源汽车销量23.3万辆,占据超40%市场份额。
泰中罗勇工业园(无人机照片)
经过多年发展,泰国已成为东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国之一,并拥有较为完备的汽车产业链。自2015年起,泰国政府开始关注电动汽车技术,并陆续出台政策促进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致力于将泰国打造成东南亚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和出口基地。泰国工业部常务秘书长柯布差表示,未来,泰国汽车行业将响应世界汽车市场的发展方向,计划到2030年电动汽车产量占到汽车总产量的30%。
目前,包括比亚迪、上汽、广汽、长城、长安在内的多家中国车企已在泰国建厂投产。中国车企在实现全球化目标的同时,也在助力泰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
泰国投资委员会秘书长那里·特斯迪拉素迪表示,在东盟地区,泰国电动汽车生产较为领先,泰国政府也非常重视打造产业生态系统,以更好地支持电动汽车发展。他表示,包括电动汽车、充电站、车载电池等在内的汽车产业在泰国发展前景看好,希望中国企业继续在泰国电动汽车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在曼谷以南110公里处的林查班港,巨型桥吊正将满载“泰国制造”的集装箱装上远洋货轮。这里正位于泰国工业发展的最前沿——东部经济走廊。
于2018年颁布实施的《东部经济特区法案》,是泰国政府近30年来最重大的投资计划之一,也是泰国20年国家战略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重组和振兴泰国经济。
泰国“东部经济走廊”项目在东部沿海的差春骚、春武里和罗勇三府设立经济特区,通过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以及实行一系列投资优惠政策,以吸引高附加值产业落户和发展,并通过创新和新技术应用促进泰国经济转型升级。目前,石油化工、汽车及汽配、电子电器等产业在该地区的投资占比位居前列。
“东部经济走廊”办公室秘书长朱拉·苏克马诺普此前在曼谷接受《环球》杂志记者专访时表示,近年来中国对泰国投资持续增长,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亮点的中国投资带来相应的产业链和技术,助力泰国提振经济、促进绿色发展。
如今,工业与旅游已成为泰国经济发展的“双翼”,白天“左手螺丝刀,右手鸡尾酒”的模式是泰国经济的常态。在旅游胜地普吉岛的湖码头,游艇制造基地与五星级度假村仅一墙之隔。夜幕降临,芭堤雅中天海滩的游客举起手机拍摄烟花秀,50公里外的罗勇工业园内依然灯火通明。当椰风海滩为泰国带来滚滚流量时,流水线的光芒也在继续照亮泰国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