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武漢8月30日電? 題:英雄連隊舉旗人——記空降兵某旅“牢記領袖教誨、培育英雄傳人的模范指導員”余海龍
張玉清、黃書波、張力
作為與英雄黃繼光的名字血脈相融的英雄連隊指導員,空降兵某旅六連指導員余海龍將英雄的傳統(tǒng)薪繼火傳,擎起了英雄連隊不斷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大旗。
?。玻埃保茨辏保霸聟⒓庸盘锶娬?,余海龍帶領連隊出色完成各項重大任務,連隊榮立集體三等功1次,被空軍表彰為“優(yōu)秀基層主官標兵”,并榮立三等功2次。
黨代表就要傳播黨的聲音
余海龍作為空軍唯一的基層代表,參加了古田全軍政工會,當面聆聽習主席的殷切教誨。
作為所在部隊的優(yōu)秀帶兵人,余海龍的全面素質(zhì)有目共睹,但習主席的講話自己和戰(zhàn)友們真正學深悟透了嗎?六連的兵在關鍵時刻都能成為黃繼光那樣的戰(zhàn)士嗎?英雄連隊在未來戰(zhàn)爭中還能敢打必勝嗎?
面對戰(zhàn)士們期待的眼神,余海龍覺得重任在肩:“指導員的第一身份是黨代表,第一責任是傳播黨的聲音。只有武裝好官兵的頭腦,才能播撒下信仰的種子?!?/p>
基層官兵理論底子薄,又擔負戰(zhàn)備訓練任務。針對這一實際,余海龍除了組織官兵系統(tǒng)學習習主席系列重要講話外,重點開展“每日一句話”學習活動:早操集合,組織官兵集中學習一句習主席的講話;晚上點名,抽查官兵學習效果,組織談心得談感想。
黨的創(chuàng)新理論要有吸引力,就要與官兵關心的熱點問題緊密聯(lián)系。余海龍常常采取軍營微懇談、話題微討論、理論微解析等互動方式,與官兵共話“一帶一路”“反腐”“精準扶貧”等熱點話題。
面對軍改后人員分流的問題,許多官兵存在“不愿離開英雄連隊”“骨干分流會影響連隊建設”等顧慮,余海龍及時組織“改革轉(zhuǎn)型面前,我們應該怎么干”的主題懇談會,引導官兵回顧空降兵組建時骨干來自五湖四海的史實,認清自身存在的問題,從而摒棄“小九九”,支持改革的“大棋局”。
英雄傳人就要傳承英雄基因
余海龍在六連的第一堂光榮傳統(tǒng)課,就走了麥城。那一堂課,余海龍作了精心準備,奇怪的是官兵們聽得很認真,反應卻平淡。事后,一名老兵悄悄告訴他:“指導員,認真聽講是六連官兵的基本素養(yǎng),但你講的內(nèi)容我們都聽過了,而且你說黃繼光是右大腿被打斷,應該是左腿?!?/p>
“如果連基本的史實都沒有核實清楚,講傳統(tǒng)又怎能深入人心呢?”余海龍打起背包,搬進了“黃繼光班”,沉下心來學習了解連隊的英雄事跡。他漸漸懂得,正是黃繼光“舍身堵槍眼”的英雄壯舉為連隊注入的那股血性,才是官兵時刻保持沖鋒姿態(tài)的精神之源。
找準了源頭、理清了脈絡,余海龍開始搭建“有形”的“精神之階”?!靶鹿偕先巍钡乃麤]有急著燒“三把火”,而是扎扎實實續(xù)好六連的基因血脈:每當新干部報到、新兵下連,都要上好尋根塑魂“第一課”,組織參觀連隊榮譽室、與黃繼光銅像合影、在連譜上簽名、學唱黃繼光之歌、觀看電影《上甘嶺》、點名呼點“黃繼光”集體答“到”,讓官兵一進門就打下英雄烙印。
四川籍戰(zhàn)士程強,那個在汶川地震后部隊回撤時高舉“長大我當空降兵”的男孩,18歲時入伍來到六連。如愿當上空降兵、進入“黃繼光班”、參加預提士官集訓……軍旅途中的順利讓程強飄飄然,逐漸放松了要求,訓練成績一度下滑。
余海龍得知后,把程強拉到連隊榮譽室黃繼光銅像前?!袄习嚅L直到犧牲都保持著沖鋒的姿態(tài),六連人不管在何時何地,都不能丟掉這個光榮的傳統(tǒng)。”一番話說得程強低下了頭。
從那以后,程強嚴格要求自己,刻苦學習訓練,憑借過硬素質(zhì)當上了“黃繼光班”副班長,兌現(xiàn)了“長大后就成了你”的諾言?! ∫欢螘r間,網(wǎng)上出現(xiàn)抹黑英雄黃繼光、邱少云等論調(diào),對六連官兵觸動很大?!熬竦母叩匚覀儾蝗フ碱I,敵人就會去占領,必須打好輿論主動仗,守住網(wǎng)絡‘上甘嶺’!”余海龍結(jié)合“我們和英雄在一起”網(wǎng)絡名人進軍營、《三八線》劇組走進英雄連、參與拍攝《真正男子漢》等活動,打響“保衛(wèi)英雄”的主動仗。
余海龍還在連隊成立創(chuàng)客團隊,以“弘揚英雄精神、爭當英雄傳人”為創(chuàng)作主題,制作推送微電影、宣傳片和動漫作品。他們創(chuàng)作的《渴望光榮》《模范的連隊,英雄的傳人》等原創(chuàng)MV一推出,網(wǎng)絡點擊率就達數(shù)百萬次,原創(chuàng)歌曲《寫封信給黃繼光》獲全軍第九屆戰(zhàn)士文藝獎一等獎,讓官兵找到了實實在在的榮譽感,也讓社會大眾更多地了解英雄連隊、英雄傳人。
一線帶兵人就要“戰(zhàn)”在一線
在六連,官兵們最佩服余海龍的,不是他體貼關心戰(zhàn)士,不是他把思想教育講得深入淺出,而是他過硬的軍事素質(zhì)。
作為一線帶兵人,余海龍努力學軍事、學指揮、學科技,率先在全空降兵部隊成為“兩個行家里手”。日常訓練,他不厭其煩地練動作、摳細節(jié);體能考核,他和小自己10來歲的戰(zhàn)士比速度、拼耐力……還是在空降兵某師改革前,在全師200多名營連職干部和優(yōu)秀班長參加的“四會”教練員比武中,余海龍一舉奪魁。
?。玻埃保赌辏丛?,六連赴西北高原進行實戰(zhàn)化訓練,不少戰(zhàn)士出現(xiàn)高原反應,訓練質(zhì)量徘徊不前。余海龍帶著支部“一班人”,組成試訓“第一班”,率先完成高原5公里武裝越野、20公斤負重往返跑等課目試訓。在整建制高原跳傘試訓中,余海龍和連長劉堃?guī)ш犔鰴C艙,摸索出一套在缺氧、大風等不利條件下高原跳傘組訓實跳方法,為兄弟部隊普及高原跳傘蹚出一條新路。
在余海龍的影響帶動下,“當兵就當能打勝仗的兵”成為全連官兵的價值取向。戰(zhàn)士汪文博新兵跳傘時小腿骨折,打著石膏分到六連,一直擔心拖連隊的后腿。余海龍到衛(wèi)生隊看望他,“進了六連門就是六連人,連隊不會放棄任何一個戰(zhàn)士?!?/p>
汪文博傷好后,余海龍為他量身定制訓練計劃,汪文博的訓練成績突飛猛進,先后在師(旅)組織的兵王爭霸賽、“三手”評選中,榮獲“兵王”“戰(zhàn)術標兵”“神槍手”等多種稱號,成為一名全能型特戰(zhàn)尖兵。
?。衬陙?,六連涌現(xiàn)出越來越多的優(yōu)秀官兵,“黃繼光班”兩任班長鄭瑞宇、李鵬超雙雙作為優(yōu)秀士兵保送入學,戰(zhàn)士劉毅帶傷比武榮獲特設的“戰(zhàn)斗精神獎”,先后有3人榮立二等功、10人榮立三等功、1人獲得全軍優(yōu)秀士官人才二等獎。
余海龍,正在用自己的努力,傳承著英雄部隊的紅色基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