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7月11日电(刘睿祎)近日,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执行副总裁、首席投资官,泰康资产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首席执行官段国圣在行业期刊《中国保险资产管理》撰文指出,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内在需求不断凸显,利率环境变化是当前保险资金运用面临的首要挑战,低利率环境下必须重视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不断完善。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政策从多个方面直击保险资金权益资产配置的卡点和堵点,为保险资金有序加大权益配置比例提供了政策机遇。
保险资金长钱长投的市场环境日渐成熟。近年来,我国资本市场环境出现一系列积极变化,为中长期保险资金入市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基础。资金来源方面,投资者生态出现积极变化。
上市公司方面,伴随我国经济新老动能切换、高质量发展不断深入,资本市场蕴含丰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一方面,传统产业供给结构优化,一批工程机械、航运、电力、上游资源品等领域的优质龙头公司估值水平合理、净资产收益率(ROE)总体稳定,能够提供确定性收益机会;另一方面,在长寿时代、制造业出海、能源结构转型等背景下,部分领域仍然具备结构性成长机会。
横向比较看,A股、港股上市公司估值处于主要市场相对较低水平,股息率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此背景下,长期资金加大权益配置比例有望获得可观的长期回报,实现资本市场稳健运行与保险资金稳定回报的良性互动。
关于新形势下保险资金权益配置策略优化,段国圣认为,从国内外经验看,权益资产长期业绩表现优秀,但短期波动剧烈。保险资金既要发挥长期资金优势,坚持长期投资、努力穿越周期,又要关注组合整体的风险水平,坚持稳健投资、守住风险底线。因此,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应以获取适中收益为目标,努力减少回撤、降低波动,提高投资回报的稳定性。通过优化组合结构、丰富投资模式、推动策略多元化和把握结构性机会,打造风险和收益适中的稳健权益投资组合。
优化组合结构 增加稳定类资产比例
红利资产具有波动相对较低、股息回报可观的特征,是长期寿险资金权益配置的重要方向。因此,通过筛选具备行业竞争力、能够持续维持较高分红能力的优质上市公司,逐步提升红利资产占比,构建既能获取稳定分红收益,又能长期享受企业成长的均衡资产组合,可以有效提升投资组合整体的稳定性和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水平。
探索多元投资模式 通过FVOCI、私募基金开展长期投资
资金属性的长期化是投资行为长期化的内在基础。新形势下,保险资金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长期投资模式,有助于进一步夯实长期投资理念、机制、文化和策略能力,做坚定的价值投资者。
首先,在新会计准则下,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可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FVOCI)的金融资产。FVOCI也代表了一种以长期投资、长期考核为导向的投资模式,要求投资团队对标的公司的长期价值和质量有更深认知。截至2024年末,7家上市险企①对FVOCI股票的合计配置规模超过5000亿元,占权益投资的平均比例为13.8%,已成为保险资金权益投资的重要模式之一,未来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此外,通过设立私募证券基金开展长期投资试点也是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创新的重要探索。截至5月末,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的计划资金规模已突破2200亿元。
通过策略多元化和动态配置 降低投资波动
权益资产内部存在大盘、小盘、价值、成长等不同的风格和细分策略。尽管在绝对收益方面,权益类资产呈现同涨同跌的特性,但在相对收益方面,大盘宽基、价值红利、高质量、成长、小盘宽基等不同类别资产之间仍具备一定的负相关性,表现出不同的收益风险特征。
而从历史上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脉络在资本市场有着清晰的映射。当前我国经济正在转向高质量发展,资本市场孕育着丰富的结构性投资机会。保险资金应着眼长期布局,积极把握时代主题中的投资机遇。
在具体投资方向上,一是以人工智能、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成长板块。科技与创新是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长期资金应积极围绕新的经济增长点展开布局,自下而上寻找顺应科技革命和产业趋势变革的高成长标的。
二是盈利稳定、估值合理、质地优良的传统产业。伴随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资本市场中出现一批盈利能力和自由现金流较好、公司治理结构完善、产业竞争格局稳定、估值总体合理的上市公司,这些企业能够为保险资金提供相对稳定的中长期回报。
三是制造业和消费品牌出海带来的投资机遇。出海不仅是发挥我国制造业优势、应对地缘政治环境不确定性的重要路径,也是很多制造业和消费企业开启第二成长曲线、拓展利润来源的重要契机,将带来丰富的投资机会。需要关注美国贸易政策影响,精选标的开展布局。
四是具备要素禀赋优势和成长潜力的细分行业,例如医药领域受国内产业政策优化、研发竞争力提升且国际经贸冲突影响较小的创新药,以及具备较大国产替代潜力的高值耗材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