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影免费精品,亚洲日韩在线观看,精品大全在线看,a√天堂98国产在线

  • <strong id="opm3m"><u id="opm3m"></u></strong>
  • 新華網 正文
    月嫂市場調查:上崗證隨便買 明星級月入三四萬
    2018-08-31 07:42:3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年來,隨著中國月嫂市場需求爆發(fā)式增長,月嫂身價也“水漲船高”。但高收入并不意味著高素質,月嫂市場亂象頻頻爆出,家政服務制度也有待進一步完善。

      資料圖:務工人員上新生嬰兒護理培訓課程。 中新社記者 劉文華 攝

      月嫂薪資水漲船高

      已經有10年從業(yè)經歷的李英,目前在北京朝陽區(qū)的一個家庭里當月嫂。據其回憶,2008年她剛入行的時候,拿到的工資只有1千多塊,現在月收入已達一兩萬元。

      根據商務部發(fā)布的《2017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報告》,近年來,家政市場供不應求,家政服務員工資上漲較快,北上廣等大中城市月嫂的平均工資早已過萬。

      徐麗是北京一個家政公司的月嫂經紀人,她向記者介紹,“目前所在公司月嫂服務費價格9800元至33800元不等,公司根據月嫂的綜合情況分為6個等級,等級越高服務費越多,明星月嫂服務費可以達到三四萬?!?/p>

      曾經在一家月嫂公司擔任高層管理人員的王強透露,現在北京家政市場上很大一部分月嫂都在做私單,就是不走公司,客戶互相介紹。這樣可以躲開評級限制,避免月嫂公司20%-30%的提成,每月最高能拿兩三萬。

      上述報告顯示,中國家政服務業(yè)的需求日益旺盛,雖然行業(yè)從業(yè)人數增速保持10%以上增長,行業(yè)營業(yè)收入增速保持20%以上增長,但與日益旺盛的服務需求相比,家政服務供給數量明顯不足,以北京市為例,全市家政服務人員缺口20到30萬。

      艾瑞咨詢的一份調研報告認為,預計到2018年年末,中國母嬰家庭群體規(guī)模將達到2.86億,與2010年相比,增長21.2%。伴隨著家庭決策結構不斷優(yōu)化和母嬰家庭人群迅速擴張,母嬰市場潛力巨大。

      龐大的家政服務人才缺口和日益增長的母嬰群體需求,使得家政市場供不應求局面加劇,月嫂工資迅速增長。

      月嫂素質參差不齊

      月嫂的高薪待遇,吸引著人們進入月嫂市場。但月嫂素質的參差不齊,也使得“月嫂證不用培訓就能拿”、“嬰兒遭月嫂虐待”、“乙肝病毒攜帶者與嬰兒共用奶瓶”等新聞頻頻爆出。

      王強表示,據他所知,不同公司培訓時間并不同,可能是一周時間,也可能是一個月,培訓完就能拿到母嬰護理證。而且會有很多發(fā)證機構,甚至可以花錢買證。

      李娟去年底拿到了母嬰護理證。她告訴記者,“當時只是在一家家政機構上了五天課,就拿到了月嫂證,但培訓中學習的東西并不全面,不能完全適應月嫂工作。”

      “實際上,即使她培訓一個月拿到月嫂證也不能直接做月嫂,只能從育兒開始做,培訓中雖然有實踐操作,但嬰兒模型和真正的孩子還是有區(qū)別,”王強說,至于出現月嫂虐待嬰兒的事情,這和月嫂的個人素質、教育、經歷都有關。

      據統計,目前全國家政服務業(yè)從業(yè)人員2200多萬人,以城市下崗工人、進城務工農民為主,文化程度相對較低。

      《2017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報告》也顯示,現在不少家政企業(yè)管理方式粗放,有的僅起到中介介紹作用,缺乏對從業(yè)人員的信息甄別、考核管理及持續(xù)性的培訓機制,導致從業(yè)人員技能低、服務差、服務糾紛不斷。月嫂虐待嬰兒事件屢見不鮮。

      多項標準出臺 規(guī)范月嫂市場

      此前,政府已出臺多項家政服務政策標準,來規(guī)范月嫂市場上的培訓和服務。

      去年7月,國家發(fā)改委、人社部等17個部門就聯合發(fā)布了《家政服務提質擴容行動方案(2017年)》,提出強化家政服務業(yè)崗前培訓,育嬰員、養(yǎng)老護理員等職業(yè)實行在崗“回爐”培訓機制,保證有培訓需求的從業(yè)人員“應訓盡訓”。

      2016年2月,《家政服務母嬰生活護理服務質量規(guī)范》和《家政服務機構等級劃分及評定》兩項國家標準正式實施。

      標準中,將月嫂由低到高劃分為6個等級。級別的劃定參照資格證書、工作時間、客戶滿意度等因素。還針對月嫂提出了年齡應為18歲到55歲之間,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具備與等級相適應的服務技能,無犯罪記錄和傳染病等要求。

      全國家政服務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陳平對媒體表示,此前各家母嬰公司評級標準不一,給消費者帶來困擾。設置統一的國家標準,既能給消費者參考,又能激勵家政服務機構和服務人員提高水平。

      家政服務業(yè)種種難題待解

      國標的出臺雖有利于規(guī)范家政市場,但家政服務業(yè)長久存在的難題并沒有得到解決。

      目前,家政服務業(yè)仍呈現人難招、人難管、人難留的局面,從業(yè)人員缺乏職業(yè)歸屬感。調查顯示,65%的家政從業(yè)人員在一個公司工作時間不超過半年。

      同時,家政從業(yè)人員年齡也普遍偏大。多家月嫂公司網站顯示,月嫂以60、70后為主,基本無30歲以下的月嫂。

      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結構的轉型升級,消費者對于家政服務的要求明顯提高。除了育兒、膳食搭配等服務,還希望月嫂能掌握早教、外語等技能。目前月嫂文化程度較低,很難掌握專業(yè)的技能。

      《2017年中國家政服務行業(yè)發(fā)展報告》指出,總體來看,我國家政服務人員整體服務質量和水平不高,亟待規(guī)范和提高。

      學者:地方可嘗試建立家政服務平臺

      針對家政市場供需矛盾突出、從業(yè)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的問題,國家發(fā)改委社會司司長歐曉理8月2日在發(fā)布會上表示,接下來會加強針對行業(yè)發(fā)展的重點難點問題的政策儲備,研究制定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的三年實施方案,開展家政龍頭企業(yè)和城市聯動發(fā)展的試點,推進家政服務業(yè)的發(fā)展。

      商務部的上述報告也提出,要做好家政服務宣傳工作,增強消費者對從業(yè)人員的尊重和重視,提升家政服務員的社會職業(yè)地位。

      報告建議,在育嬰服務、家政服務培訓等領域加快標準制修訂工作,強化家政服務標準實施監(jiān)督,建立家政服務網絡培訓平臺。同時加強家政服務網絡預約平臺建設,提升家政服務效率與質量水平。

      中國勞動學會副會長蘇海南告訴中新網記者,在加強監(jiān)管的同時,行業(yè)協會還要抓緊制定家政服務業(yè)服務規(guī)范,地方上,可以嘗試建立家政服務平臺,使家政服務公司能在平臺上注冊、登記,便捷與客戶的溝通和服務。(謝藝觀)

    +1
    【糾錯】 責任編輯: 徐宙超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水庫“飛瀑”
    水庫“飛瀑”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歡度14歲生日
    大陸贈臺大熊貓“團團”“圓圓”歡度14歲生日
    太湖漁民喜迎開捕節(jié)
    太湖漁民喜迎開捕節(jié)
    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實戰(zhàn)化演練砥礪新飛行學員制勝空天本領
    空軍航空開放活動實戰(zhàn)化演練砥礪新飛行學員制勝空天本領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61123356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