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影免费精品,亚洲日韩在线观看,精品大全在线看,a√天堂98国产在线

  • <strong id="opm3m"><u id="opm3m"></u></strong>
  • 新華網 正文
    不能讓“弱身份”成為違法違規(guī)的通行證
    2018-11-12 14:26:11 來源: 半月談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近年來,多起網上公共事件背后都有“誰弱誰有理”的探討、爭論與無奈。“弱者”手持身份當武器,不僅刺破所謂“強者”的合法權利,更刺破了社會的公序良俗。

      客觀地說,“誰弱誰有理”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從《水滸傳》中記載的古代版碰瓷事件“楊志賣刀”的牛二,到電視劇《歡樂頌》中樊勝美的母親,都可以看到以弱者身份掩護的霸道行為。

      “誰弱誰有理”有著根深蒂固的道德土壤與現實土壤。自古以來,扶貧濟困是人類社會的道義,也是延續(xù)群體生存、減緩壓力的必要手段,因而無論國內外對鋤強扶弱的俠客都推崇備至。然而,這也凸顯了社會對弱者救濟渠道的匱乏。

      與此同時,我國當下一些有法不依、有規(guī)不執(zhí)的情況,以及大量的模糊地帶、灰色地帶,為“誰弱誰有理”提供了廣闊舞臺。一個社會的資源是有限的,對資源進行分配必然要有一定的規(guī)矩,“明規(guī)則”不好使的時候,“潛規(guī)則”必然盛行?!皬娬摺钡摹皾撘?guī)則”是調動現有資源去爭奪資源,“弱者”則是尋求道德批判。

      更嚴重的是,近年來無論“強者”“弱者”,遇到矛盾時第一反應是“扮弱者”“求同情”。這招深諳現代傳播之道,往往十分管用。新媒體時代大都是碎片化傳播,10秒的視頻是講不清道理的,而網民亟須一個判斷依據,那就得看誰會演,誰更能博人同情了。

      而在現實中,管理者的一些慣性思維也讓“弱者”的收益明顯。管理者作為裁定人,本該公平公正公開地處理矛盾。但一些人熱衷“維穩(wěn)思維”,遇事不甚關心是與非,而是看怎么處理能把矛盾壓下去。在這種情況下,“弱者”更愿意耗時間跟管理者糾纏。為了躲麻煩,管理者也會勸“強者”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認倒霉算了。經年累月下來,便形成一種惡性循環(huán),無視公平、只博同情的游戲規(guī)則成為“習慣”。

      社會的正常發(fā)展,需要的不是誰弱誰有理,而是規(guī)則、公平和正義。社會管理者要及時完善法規(guī)細則,凡事有法可依,讓每個人遇事用法來說事。執(zhí)法時要以事實為依據、以法律為準繩,不被道德所綁架。

      在道德領域,在社會利益多元、價值取向多樣的情況下,我國社會亟須建立一套價值體系來規(guī)范,比如對弱者的幫助是一種道德,但這種道德不應妨礙公平、不能違反規(guī)則。(作者 王井懷)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海洋六號”科考歸來
    “海洋六號”科考歸來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發(fā)現7座法老墓葬
    埃及塞加拉古墓群新發(fā)現7座法老墓葬
    一周看天下
    一周看天下
    江西:“臍橙之鄉(xiāng)”豐收采摘忙
    江西:“臍橙之鄉(xiāng)”豐收采摘忙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3700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