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电影免费精品,亚洲日韩在线观看,精品大全在线看,a√天堂98国产在线

  • <strong id="opm3m"><u id="opm3m"></u></strong>
  • 打造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河南信陽弘揚紅色文化成風化人觀察
    2019-12-16 18:29:37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guān)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鄭州12月16日電 題:打造沒有圍墻的紅色課堂——河南信陽弘揚紅色文化成風化人觀察

      新華社記者王丁、甘泉、韓朝陽

      機構(gòu)改革國地稅合并,意味著近一半領(lǐng)導干部由“正”轉(zhuǎn)“副”。干部能否正確看待個人進退流轉(zhuǎn),成為現(xiàn)實考驗。

      改革之初,信陽市稅務系統(tǒng)首先組織所有縣區(qū)局長赴革命老區(qū)新縣開展了紅色研學。撫摸烈士墓碑,追問初心使命,一行干部心靈深受觸動。在隨后的思想交流中,三名同志主動提出由“正”轉(zhuǎn)“副”,讓年輕人挑大梁。在他們的示范帶動下,人事改革順利推進……

      近年來,大別山革命老區(qū)河南省信陽市管好用好紅色基因庫,大力傳承紅色文化、弘揚大別山精神,讓紅色資源“活”起來,也讓黨員干部在接受紅色教育中守初心、擔使命。

      讓709處革命舊址“活”起來

      新縣箭廠河鄉(xiāng)“紅田慘案”遺址前,擺滿了白色的小花。來自大別山干部學院的學員排隊向革命烈士致敬默哀。

      “箭廠河鄉(xiāng)共有79處革命遺址遺跡,占整個信陽市1/10?!编l(xiāng)黨委書記胡冕介紹,為保護和利用好這些紅色資源,箭廠河鄉(xiāng)專門成立了河南三紅旅游文化有限公司,發(fā)展紅色研學旅行。2019年全年預計迎來游客近10萬人次,紅色旅游日益成為鄉(xiāng)村經(jīng)濟增長點。

      大別山革命老區(qū)創(chuàng)造了“28年紅旗不倒”的革命歷史,是土地革命時期僅次于中央蘇區(qū)的第二大革命根據(jù)地,是我黨重要的建黨基地,也是大別山精神的發(fā)源地。一寸山河一寸血,這里留下了大量紅色舊址,其中僅信陽市就有709處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地。

      為更好弘揚和傳承紅色文化,信陽市2017年初開始實施以弘揚紅色文化為主要內(nèi)容的“固本清源計劃”。目前,已形成“一個平臺”加“709處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地”的聯(lián)動格局。

      其中,一個平臺即大別山干部學院。大別山干部學院自2013年建院以來,先后吸引全國各地黨員干部22.3萬人次來此學習。

      大別山干部學院常務副院長林志成說,在開展黨性教育過程中,學院開發(fā)了“走讀大別山”紅色體驗線路,將散落在大別山的紅色革命舊址串起來,讓紅色文化可感知、可體驗。這一線路帶動了新縣箭廠河鄉(xiāng)、羅山縣何家沖等一批鄉(xiāng)、村紅色資源保護和利用。

      拓展延伸紅色文化影響力

      商城縣里羅城村一度基層組織渙散,黨員一開會便爭吵不休。2018年初,新任村支書陳啟鑫經(jīng)過一番考慮,決定從抓支部組織生活入手,將第一次支部黨員大會地點,放在村后山的紅軍墓前。

      當天,陳支書神情肅穆,不多解釋,領(lǐng)著大伙先鞠躬再重溫入黨誓詞?!半m然啥都沒說,但每個人都明白我的意思:當年咱村戶戶有紅軍,如今英烈就長眠山上,看著咱到底能不能把日子過好?”陳啟鑫說。

      這一次,大家席地而坐、平心靜氣,會議從早上八點一直開到下午五點。通過紅軍墓前的組織生活會,既團結(jié)了人心,又理清了發(fā)展思路。如今的里羅城村是遠近聞名的美麗鄉(xiāng)村,紅軍墓也被重新修繕,有黨員還為游客當起了義務講解員。

      紅色文化的生命力關(guān)鍵在拓展延伸社會影響。信陽市委組織部介紹,當?shù)匦抨柼剿髁送ㄟ^組織生活會、最美家庭評選等各種載體,讓紅色文化進農(nóng)村、進校園、進家庭等,目的就是發(fā)揮紅色文化沁潤心田、成風化人的作用。

      信陽市還專門編印《大別山紅色故事》發(fā)放到每一個支部,號召每名黨員會講一個紅色故事。同時,組建紅軍后代、革命烈士家屬組成的紅色宣講團,讓“紅色課堂”無處不在。

      探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制度化

      “文化蘊含著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倍踉ネ罡锩o念館館長吳世儒說,紅色文化是我們文化自信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紅色文化、傳承大別山精神,要用心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jù)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

      如今在信陽,越來越多的學校把“學習紅色故事,做英雄傳人”作為開學第一課的主題。通過精心打造、免費開放革命遺址、遺跡、紀念地,大別山紅色研學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游客。

      在三年多探索基礎上,信陽市將弘揚紅色文化實踐路徑總結(jié)為“四融一帶”:即抓傳承,讓紅色文化融入血脈;抓鍛造,讓紅色文化融入支部;抓管理,讓紅色文化融入日常;抓延伸,讓紅色文化融入社會;抓關(guān)鍵,讓領(lǐng)導干部示范帶動。

      河南省委黨校黨建部教授蔣仁勇說,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也是我們每一名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加強對紅色基因庫的保護和利用,探索生動有效的紅色文化傳承路徑,有助于我們更好地回答和解決好“永恒課題”和“終身課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趙文涵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國彩燈節(jié)在莫斯科開幕
    中國彩燈節(jié)在莫斯科開幕
    上海:冬日暖景
    上海:冬日暖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飛瞰大涼山雪景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wǎng)紅”地
    昔日舊廠房 今日“網(wǎng)紅”地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5353475